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协委员视察新江湾城规划实施完成情况后建议:
适时因地制宜优化调整规划方案

    ■记者 应沈漪

    本报讯 10月24日下午,区政协组织环境和城建委员会视察新江湾城规划实施完成情况。委员们实地视察了中航科技园和新江湾城F3地块,听取区重大办通报有关情况并进行座谈。

    根据规划,新江湾城坚持高端发展原则,以“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为建设方向。区重大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新江湾城实有人口数约为4.3万人,常住人口数2.2万左右(其中户籍人员数1.1万左右),来沪人员2.1万人左右,全部开发建成后人口数将在8万左右。

    根据已批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新江湾城社区范围内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79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14万平方米,商业商务办公186.5万平方米,教育科研161万平方米,社区配套及基础教育设施31.83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建成及在建建筑规模约为558万平方米。行政区划主要分为3大块:淞沪路以东城投地块、淞沪路以西部队地块、复旦大学江湾校区。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江湾城阶段性的教育条件已经比较完整,辖区内集中了中福会幼儿园、本溪路幼儿园、复旦科技园小学、上音实验学校、同济一附中、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等优质教育资源。新江湾城文化中心、体育运动中心和国际滑板公园也已陆续投入使用,但菜场、大型超市等生活配套设施以及医疗服务资源相对比较薄弱。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政协委员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道路交通、排水管网等公建设施上。在不少委员看来,新江湾城目前的对外交通过分倚重淞沪路和闸殷路,建议在后续建设中加强与宝山区沟通协调,辟通往西的道路出口,以缓解对整个五角场地区造成的交通压力,避免交通因素成为将来人口导入的制约因素。

    政协委员表示,虽然新江湾城属高起点规划,但仍需注意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不断优化调整规划方案。以看不见的地下排水管网为例,就应当未雨绸缪,根据现实情况、数据分析比对,适时调整规划,保证纳管充分,防止后期人口进驻以后给环境造成太大压力。

    另据了解,目前复旦大学与本区正在联合编制《复旦创新经济走廊规划战略》,希望借由复旦学科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在杨浦范围内形成一条产业孵化的经济走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生活·资讯
   第05版:评论
   第06版:专题·社工委
   第07版:五角场·文苑
   第08版:民生·社会
适时因地制宜优化调整规划方案
3对老夫妇为6对新人颁证
PM0.5以下颗粒物危害更大
共12116人接受技能培训
“职梦成长营”为失业者“增能”
《文明小区创建案例汇编》首发
图片新闻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适时因地制宜优化调整规划方案 2013-10-29 2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