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发病原因系食用了被污染的水或食物,或与患者接触感染,其中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学校、幼托等集体用餐单位是食源性菌痢的集中爆发地。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钟渊斌指出,根据临床症状,细菌性痢疾分为普通型、中毒型、慢性痢疾三类。大多数痢疾属普通型,患者发病急、畏寒,体温常在39℃以上,并伴有呕吐、腹痛等症状。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者多为2到7岁儿童,多数孩子发病突然,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昏迷。慢性痢疾患者中毒症状较轻,食欲低下,大便黏液增多,身体逐渐消瘦。
钟渊斌说,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最为危险,在痢疾发生的高峰季节,孩子突然高热,精神差,面色苍白,家长应立刻将患儿送往医院检查和抢救。对于普通型、慢性痢疾患者也不容小觑,患病后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千万不可当成普通腹泻而延误诊治。
专家指出,由于至今尚无有效预防细菌性痢疾的菌苗,人们应对痢疾应以预防为主。通过手将病菌带入口内,是孩子得痢疾的主要途径,改掉孩子吃手指的不良习惯尤为重要。同时,应养成饭前便后彻底清洗双手、不吃生冷食物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高皓亮